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7 10:36:47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这首词的背景,或许是词人在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人事的无常后,于一个春风吹拂的时节,触景生情而作。隋堤的柳丝在春风的轻抚下摇曳生姿,那初黄的柳芽仿佛是被春风精心搓揉而成。然而,眼前的美景却无法驱散词人心中的阴霾。去年在繁华的街道上与友人或爱人的欢乐时光还历历在目,如今却已物是人非,只剩下孤独的自己在这凄凉的夜晚思念过往。
从艺术手法上看,上阕以景起笔,通过描绘春风、隋堤柳等典型的春日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却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搓得鹅儿黄欲就”一句,将春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天的活力。下阕则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词人内心的愁苦。“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这一结尾,以强烈的问句,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无奈,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贺铸的这首词,大概创作于他仕途不顺、心情烦闷之时。夏日的疏雨在池塘中溅起涟漪,微风轻轻拂过衣袖,带来丝丝凉意。茂密的树荫下,黄鹂鸟婉转啼鸣,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白鹭静静地站立了许久。
词的上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两句,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写出了雨的轻柔与风的细微。下阕则着重表达词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借酒消愁却易醉,想下棋却难寻对手,凸显了他的孤独。“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表现出词人在百无聊赖中寻求自我消遣的方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蒋捷生活在宋末元初的动荡时期,这首词或许反映了他对昔日太平岁月的怀念。担子虽小,却挑着春天的色彩,白的红的花朵都无比美好。卖花人走过东家又走西家,那一声声叫卖,打破了深闺的宁静。
整首词充满了生活气息,上阕描绘了卖花人的形象和所卖之花的美丽。“担子挑春虽小”,一个“挑”字,赋予担子以生命力,仿佛春天就藏在这小小的担子里。下阕通过描写屋内女子与丫鬟的对话,展现出女子对花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没有直接表达词人的情感,但在这平凡而生动的场景背后,或许隐藏着他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晁冲之曾是北宋的一位文人,在经历了政治的动荡和人生的起伏后,写下了这首词。回忆往昔在西池池边的宴饮,那时有多少欢乐的时光。分别之后,连一封书信都未曾收到。即便如今再次相见,也觉得不如当初那般亲密。
词的上阕通过回忆过去的欢乐和如今的疏远,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别来不寄一行书”,写出了朋友间的疏离,令人心生感慨。下阕则抒发了词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相思之情的无奈。“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表现出词人希望在梦中寻找安慰,而“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则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情感消逝的无力感。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这首词可能是王安国在感慨春天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时所作。春天终究留不住,黄莺儿费尽口舌也无济于事。满地的落花如同弄脏的宫锦,那是昨夜南园风雨的杰作。
上阕通过描绘春天离去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以莺儿留春的徒劳,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挽留的无奈。下阕以小怜弹琵琶引发思绪,表现出词人对远方的思念。“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杨花不愿落入富贵人家,而愿在春风中自由飘荡,寄托了词人对自由和高洁的向往。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汪藻身处的时代或许充满了不安与动荡,这首词可能是他在某个孤寂的夜晚所作。新月弯弯,夜寒江静,山峰仿佛衔着北斗星。词人起身搔首,只见梅花的影子横在窗前,显得清瘦。
上阕以优美的夜景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寒冷的画面。“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通过描写词人的动作和梅花的影子,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氛围。下阕则抒发了词人对归乡的渴望。“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却无人共饮,更增添了寂寞之感。“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乱鸦的啼叫声打破了寂静,也激发了词人强烈的归乡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此词的创作背景或许与一段刻骨铭心的离别有关。情感如同游丝般绵长,人就像飞絮般漂泊。相对而泣,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也无法留住即将离去的人。溪边的烟柳垂下万千丝条,却也无法系住那即将远行的兰舟。
上阕以比喻的手法,将情感和人分别比作游丝和飞絮,生动地表现了情感的缠绵和人的漂泊不定。“泪珠阁定空相觑”,描绘出离别的悲伤和无奈。下阕通过描绘雁过斜阳、草迷烟渚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愁绪。“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表现出词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当下痛苦的难以承受。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朱敦儒一生历经沧桑,这首词或许是他在对尘世感到厌倦后,追求自由洒脱生活的写照。摇头离开繁华的尘世,清醒与沉醉都不再受时节的限制。以绿蓑青笠为伴,习惯了顶风冒雪的生活。
上阕表达了词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摇首出红尘”,一个“摇首”的动作,表现出他的坚决。下阕描绘了夜晚宁静的景象,风停后钓丝悠闲,新月高悬,水天相接,孤鸿明灭。这幅画面宁静而深远,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朱敦儒年少时生活在北宋末年的繁华时期,这首词充满了他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他自称是天上的山水郎,天生就性格疏狂。曾经多次向天帝请求支配风雨、留住云彩和借取月光。
词的上阕以夸张和浪漫的手法,展现了词人的豪放不羁和对自然的热爱。“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想象奇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下阕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功名利禄的不屑。“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表明他沉醉于诗词和美酒,对权贵毫无兴趣。“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表达了他宁愿在洛阳赏梅醉酒,也不愿去追求富贵荣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林逋终生未娶,隐居西湖孤山,这首词或许是他对世间爱情的一种感悟。吴山和越山青葱翠绿,两岸的青山相互迎送,可谁又能理解离别的痛苦呢?男子和女子泪水盈盈,同心结还未结成,江边的潮水已经平息。
上阕以青山的无情衬托出离人的有情,“谁知离别情”一句,深深地质问,更加强化了离别的悲哀。下阕通过描写男女双方的泪水和未结成的同心结,表现出爱情的遗憾和无奈。“江边潮已平”,以潮水的平静暗示离别的不可挽回,给人以无尽的伤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