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20:30:00
“2025年,晶硅光伏产业链启动行业自律措施,主动调整产能,铝合金和有机硅领域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工业硅需求端增速将有所放缓。另外,根据行业周期规律,本轮有机硅行业扩产周期已近尾声,市场已逐步消化新增产能,行业阶段性供需错配正趋向平衡,且受益于新能源、5G、特高压等新兴产业高速发展,预计2025年有机硅行业需求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5月6日傍晚,合盛硅业(603260.SH)董事长罗立国在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如是表示。
罗立国认为,2025年有机硅行业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新兴领域或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增长动能来自逐步取代传统石油基材料及新兴应用场景拓展。具体来看,室温胶和高温胶受新能源市场需求驱动;液体胶和硅树脂虽下游分散,但因新应用场景拓展而需求增长迅速。
在回答投资者有关工业硅2025年一季度期末库存和停产计划相关问题时,公司董事兼财务总监张雅聪表示,公司工业硅2025年度一季度期末维持在一个月左右的库存水平。“公司始终灵活应对市场的各种变动,紧密关注下游客户需求以及行业变化情况,结合公司经营计划,科学合理组织生产经营工作。”
谈及公司2025年工业硅单位生产全成本和现金成本,张雅聪对投资者表示,公司主要产品工业硅的生产成本受电价及原材料硅石、还原剂等多方面影响,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因具有自备电厂、能源布局及产业链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在产品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
合盛硅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硅、有机硅和多晶硅产品三大类,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2024年,合盛硅业实现营业收入266.92亿元,同比增长0.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0亿元,同比下降33.64%。
“2024年工业硅价格阶段性调整,整体承压下行。”据该公司分析,一季度受供需因素影响,工业硅价格进入下行区间;二季度至三季度,季节性因素导致供应端起量,但多晶硅企业陆续开始减产,供需阶段性错配矛盾导致价格持续走跌;四季度,西南地区进入枯水期成本抬升,下游维持刚需采购,上下游博弈加剧,叠加库存压力,价格维持低位运行。
据合盛硅业年报,2024年工业硅、有机硅及多晶硅行业呈现供需双增但阶段性错配的状态,经行业内企业及相关部门协同应对下,市场价格单边下行趋势逐步得到扭转。“整体看,公司核心业务在产品销售价格震荡筑底的趋势下,依然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有效提升产能、降低成本,保持毛利率水平的相对稳定及销量持续提升。”
财报显示,2024年合盛硅业新疆中部光伏一体化产业园项目(包含中部合盛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中部合盛年产20GW光伏组件项目、中部合盛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造项目等)首条光伏产线实现量产,内蒙古赛盛新材料年产 800 吨碳化硅颗粒项目正式点火投产。
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工业硅产能122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173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