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宋粽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8:21:00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江西德安县博物馆,珍藏着一对750年前南宋时期的粽子。两个粽子呈菱角形,长6厘米、宽3厘米,外皮为粽叶,以天然芦苇叶和麻线捆扎。粽子被放置在一个透明的长方形盒子内,供游客参观。

这两个粽子1988年出土于江西九江德安县桃园山南宋周氏墓,墓主人周氏右手持着一根长40厘米的桃枝,桃枝上系有两个粽子。碑文显示,墓主周氏是南宋新太平洲通判吴畴的妻子,葬于咸淳十年(1274)。从粽子的编织手法和技艺上看,保持着地方传统特色,与现代粽子的制作方法非常相近。

墓葬中为什么会出现粽子呢?这得从粽子的起源说起。粽子最初在春秋时期出现时,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到了晋代,成为端午节庆食物。因此,粽子有祭奠之意,放入棺木中表示亲属对逝者的哀悼。

另外,随葬的粽子不放单个,而放两个,寓意成双成对、吉祥如意。

不管是包制手法还是整体样貌,这两个粽子看上去和我们现在常吃的粽子一模一样,是目前发现较早的实物三角粽子,并且保存相当完好。它们就像一把钥匙,为研究两宋时期的饮食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物资料。


并州新闻 王水微

相关文章
南宋粽子
2025-05-23 18:21:00
南方地区强降雨可能导致部分河流发生超警洪水,水利部最新部署
2025-05-06 16:46:00
“五一”来江西,这样玩更嗨!各地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2025-04-30 11:24:00
中央气象台4月18日06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2025-04-18 07:38:00
跨省进校送岗 鲤城为支柱产业引才
2025-04-02 0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