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21:22:00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朱浙萍
5月1日,一场国潮嘉年华在杭州中国丝绸城开启。潮新闻记者 倪雁强 摄
今年“五一”,各地假日经济“热辣滚烫”。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人们高涨的出游和消费热情,勾勒出一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日图景。
假日经济红红火火,映照出人们文旅消费的多元精彩,也折射出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今年“五一”,主要大城市的文旅消费需求热度不减。以杭州为例,“五一”杭州全市涉文旅消费113.6亿元、同比增长6.1%;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00.3万人次,同比增长19.7%。与此同时,县域旅游的崛起成为一大亮点,浙江桐庐、安徽怀宁等小众县城以“松弛感”吸引游客,县域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从繁华都市到静谧县城,从知名景区到诗意乡村,游客们以无尽热情和多元需求,点燃文旅市场的熊熊烈焰。
当下,文旅产业已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支点。从需求端看,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观念持续升级,多样化、品质化的旅游体验成为主流。从供给端看,旅游产品服务供给侧创新,为旅游市场打开更多可能。尤其今年“五一”,各地既在“上新”新场景、新产品上十分用心,更在政策支持、服务优化上下了功夫,以此来拨旺文旅市场的篝火,激发消费市场潜力。
“提振消费”位列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两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五一假期的火热表现,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也为各地进一步提振消费提供了启示。
创新供给,激发消费活力。如今旅游需求早已超越“到此一游”,转而追求深度文化体验。为此,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推出文旅大餐。比如,浙江启动了“五一”文旅消费周,推出文旅市集、体育赛事、文艺演出、非遗活动等2400余场各类活动,并为游客准备了340项优惠政策。你可以穿上汉服泛舟西湖,感受诗画江南独特魅力;也可以到 “世界超市”义乌,开启一趟“进货式”旅游并品尝世界美食;还可以到舟山嵊泗岛,搭载观光直升机,体验360度拥抱山海的奇妙之旅……热力十足、创意无限的消费场景,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事实证明,只有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创新业态模式、完善政策支持,才能打造“近悦远来”的消费磁场。
优化服务,提升消费环境。今年“五一”,各地“花式宠客”频上热搜。浙江对高速上没电、没气、没油免费拖车,不少景区和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等等,看似微小的服务创新,却让游客感受到别样的温暖,折射出各地在提升消费环境上的探索。文旅说到底是体验经济。谁能“拿捏”细节,谁就能赢得口碑。从淄博烧烤到“尔滨热”,从天水麻辣烫到荣昌卤鹅,“泼天富贵”并非天降,恰恰是在交通、住宿、景区、人文等细节上,做好了全方位政策配套和服务优化,让游客成为“慕名者”、“自来水”,让文旅流量成为消费增量。
文旅市场热度,折射经济向好温度,更让我们相信,坚持以内需为锚点,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必能以强劲内功,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为消费市场持续繁荣注入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