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链融合激活现代煤化工产业新质生产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10:45:00    

面对“双碳”目标,以现代煤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立足区域煤炭资源禀赋,以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为抓手,使煤炭以绿色裂变的方式照亮转型之路,为高碳资源低碳转型写下鲜活注脚。

技术链突破:引进先进技术构建循环体系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及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焦炉煤气作为焦化企业产生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如何实现甲烷高效提取或液化处理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在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两年紧张有序的建设,山西祥源新型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焦炉煤气制LNG项目已于2025年5月投入试运行。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焦炉煤气气柜、压缩工段、TSA预净化、精脱硫、甲烷化、干燥液化装置、5000m³全容储罐及配套装车站等。作为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实现产业链延伸的典型代表,该项目技术工艺领先国内同行业水平,通过引进英国戴维公司先进技术生产煤制天然气,具有流程短、能耗低、安全性高、碳排放少等显著优势,成功构建了“焦—化—氢能源”产业链条化循环低碳绿色体系。

产业链延伸: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双碳”大背景下,现代煤化工产业通过煤炭就地深加工打造“煤-焦-化-电-气”产业链,发展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产品,加快了减污降碳步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通洲、祥源、沁新等龙头企业作为核心链主,通过配套产业项目实现延链补链,在目前生产冶金焦、优质铸造焦和岩棉焦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向下游产品延伸,生产LNG、液氨、纯氢等产品,实现产业链延伸。如山西通洲煤焦集团立足煤焦主业,以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为核心,前瞻性地构建并持续优化“煤—焦—化—电—氢/氨”高效利用循环经济体系。该体系不仅能够实现高碳资源能源的梯级利用与价值最大化,更在关键环节通过原创性技术集成与商业模式创新,显著提升产业韧性与绿色竞争力,为传统煤焦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具有引领意义的绿色方案。

人才链赋能: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启动创新引擎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关键环节自主创新、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突破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积极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对接,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带领通洲集团、祥源公司相关人员,先后与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矿大科技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等三个科研院校对接煤矸石项目;与山西师范大学对接煤制油、煤化工等项目。目前,开发区已与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功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山西通洲集团已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博士创新站,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等搭建桥梁,推动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深度耦合,助力开发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动传统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技术链打开分子锁、产业链重组价值链、人才链激活创新链,实现高碳资源低碳转型,在为企业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未来,沁源经开区将继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推动煤化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逐步实现集群效应,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奏响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曲。

(责编:张文卫、林晓庆)

相关文章
荆州“凤凰展翅”!封顶!
2025-07-26 09:44:00
三链融合激活现代煤化工产业新质生产力
2025-07-25 10:45:00
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19千米
2025-07-25 10:36:00
【甘快看】任振鹤在兰州新区、兰州市安宁区调研
2025-07-09 18:50:00
鲤城区高新区科创中心新增投产企业18家
2025-07-09 0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