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21:32:00
刘婷,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研究员
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新时代以来中国周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周边外交及国际关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在中国发展全局中占据关键地位。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稳定良好的周边环境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市场与丰富资源,如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为双方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周边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周边地区安全稳定直接关乎中国边疆安全与整体稳定;周边是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良好周边关系能为中国外交创造有利条件,提升国际影响力;周边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周边国家与中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利益相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先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周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倡导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以元首外交为引领,同周边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强各领域交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形成务实高效的周边工作框架。如今,中国已同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同周边25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18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在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形成命运共同体“两大集群”。共建“一带一路”始于周边、惠及周边,中老铁路、雅万高铁正式通车,让地区国家圆了“铁路梦”“高铁梦”;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巴经济走廊、中马“两国双园”等一大批项目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中国还主张开放的区域主义,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共享发展机遇,与地区国家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不断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为周边国家带来持久红利,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
当前,中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但也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美国对华遏制打压不断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在此背景下,中国更需携手周边国家,共同应对挑战。中国不断推进区域合作,为地区团结、开放和进步提供新助力,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合作、亚太经合组织、亚信等框架下合作,主动发起中国—中亚峰会、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搭建多层次、跨领域合作平台,携手周边国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在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密切沟通、加强合作,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亚洲力量”。
展望未来,中国将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以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为共同愿景,以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为理念方针,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为基本遵循,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要平台,以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为战略支撑,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要与周边国家巩固战略互信,支持地区国家走稳自身发展道路,妥善管控矛盾分歧;深化发展融合,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开展安全和执法合作,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扩大交往交流,便利人员往来。
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为中国周边外交指明方向。在新征程上,中国将一如既往扎根周边、贡献周边,与周边国家携手共进,共同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给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带来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