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8:06:00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日锦 通讯员 林志清
7月9日,在经过两年的救治后,惠安籍“三无”人员陈默(化名)终于恢复了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惠安县螺城敬老院里,社工正握着他的手练习写字,帮助他做康复训练。两年前,他在广东江门摔成重伤,闽粤两地民政部门千里接力,为他搭起了生命之桥。
据了解,2023年5月13日,陈默在江门街头骑车时意外摔倒致重度昏迷,江门市救助站紧急救助并将其送医,因为伤情严重转入重症监护。此时,大家才发现陈默是一名无身份证明、无亲属照料、无经济来源的“三无”人员。
2024年2月,经当地公安部门脸谱识别,江门市救助站与陈默户籍所在地惠安县救助站取得联系。惠安县民政局查询发现,陈默家中已无亲人,房子也早已经售卖,便启动“爱邮到家”平台和联动救助机制,3天内与江门救助站完成人员和诊疗资料的交接。
惠安县“爱邮到家”平台统筹县、镇、社区三级网格力量,联动闽粤两地7个部门救助陈默。当地派出所通过视频委托办理,3天补发身份证与户口簿,县残联专家上门评残,10个工作日完成三级肢体残疾认定,当地社区第一时间提交特困供养申请,惠安县医院开通绿色就医通道,脑外科团队及时安排手术。
经救助,陈默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恢复中
如今,陈默体重增加41斤,能在搀扶下行走,并主动与人问好,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恢复中。
据介绍,惠安县“362100爱邮到家”是整合医疗、教育、心理疏导等多元资源的创新性社会救助平台,是为困境中的生命准备的专属“救助服务包”。
编辑:白彩惠
审核:江荷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