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9:21:00
“父亲年纪大了,他叮嘱我,一定要来看看爷爷。”4月2日,白果烈士的孙子邓克强,专门赶到聊城市革命烈士陵园,为白果烈士扫墓。此行,他还带了一个红绸包裹。
小心翼翼打开包裹,里面包着的是数十张挽联、近20张老照片以及一些书信、口述记录等。邓克强说,这些资料都与白果烈士有关,他想捐献出来,让更多人了解白果烈士的故事。
“生于聊城,遇难盐城,二城人民悼烈士。投身革命,献身革命,革命群众念英雄。”在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里,一副写有上述文字的挽联,揭开了两城群众共同悼念白果烈士的故事。
白果,本名邓延熙,1919年出生在山东聊城古城区殷家园子一个中农家庭。国家多难之秋,邓延熙早早就萌生了救国之心。卢沟桥事变后不久,邓延熙参加了聊城的地下革命组织。后又奔赴延安,加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三大队九中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邓延熙在延安参加了从华北南下的八路军,由陕北出发,冲过日寇封锁包围,经过豫南、豫东到达苏豫皖边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后又转战盐阜地区工作,在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二十一团三营任教导员,同时兼任盐城县十四区区委书记,公开身份是民运大队长。此时,邓延熙化名“白果”。
1941年秋,抗战处在敌强我弱的态势,大批日寇分九路进犯盐城十四区。为了保存我军有生力量,白果率军掩护,不幸牺牲在尖圩村五岔河口处,时年22岁。
1942年,盐城地方组织和广大群众为纪念白果烈士,把他牺牲的地方——承平乡,改名为“白果乡”,并立起烈士纪念碑。解放后,当地党委和群众重新修建了墓碑;又命名了“白果公社”“白果小学”“白果中学”等,来纪念白果烈士。
在相隔千里的聊城,家里的老母亲以及妻子儿女,却始终没有邓延熙的音信。
1973年,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确认牺牲于江苏省建湖县的著名抗日英雄白果,就是邓延熙。于是,白果烈士的家属专程前往江苏建湖祭扫烈士墓,并提出希望将白果烈士的骨灰遗骸带回家乡安葬。
当年12月11日,白果公社三千多人举行了追悼大会,当地党委和群众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要求留下一半烈士的骨灰埋葬原处,以便后续祭扫,永久纪念。
12月20日,白果烈士的遗骸在江苏省建湖县民政局领导的护送下到达聊城,当日下午3时,在当时的聊城县举行了庄严隆重的追悼大会。此后,白果烈士骨灰被安放在聊城市革命烈士陵园。
在白果烈士的儿子邓庆增要求下,从追悼大会上撤下来的上百副挽联,大部分交给了烈士家属留存。悼念白果烈士的挽联,如同珍宝,在邓家传了一代又一代。
得知邓克强想要捐赠有关白果烈士的史料,聊城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赵振刚非常重视。他介绍,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史料,后期将对其加以整理研究,适合展出的将设置白果烈士展区向公众展示。
为缅怀英烈,提升褒扬纪念水平,去年4月3日,白果等40位烈士骨灰(遗骸)迁至新建成的聊城市革命烈士陵园,进行集中安葬统一管护。由于迁葬时有的烈士后人没能及时联系上,今年2月,有关部门成立了烈士寻亲工作小组,为烈士寻亲。
“据2015年的一篇报道,白果烈士离家前,留下了一个5岁的儿子,名叫邓庆增。”看到人工智能搜索显示的内容,赵振刚眼前一亮,顺着这条新线索仔细寻找,终于在聊城市一家养老院找到了92岁的邓庆增,后又联系到了邓克强等白果烈士的孙辈。
“我们借助人工智能整合分析碎片化信息,再协调相关部门核实研判,寻亲的效率得到提升。”赵振刚说,目前,他们还在跟进多条烈士亲属线索。
不光为烈士寻亲,还要帮烈士画像。在聊城市革命烈士陵园的纪念馆里,展出了273位烈士的生平事迹,但有50多位烈士没有画像。赵振刚介绍,他们打算联合相关机构,采用人工智能生成等技术为烈士复原容貌,生成画像,这不仅是对后人的慰藉,也是对烈士的致敬。
(大众新闻记者 修从涛 张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