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绘就乡村蝶变新图景!济南市“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走进章丘区、莱芜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09:59:00    

鲁网7月24日讯(记者 李晓晨)盛夏时节,泉城乡村大地生机勃发。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建设下,干净整洁的村居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乡村特色产业“百花齐放”,处处涌动着蓬勃的发展活力,一幅生态宜居、产业蓬勃、乡风文明、生活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7月22日,济南市“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暨泉韵乡居和美乡村建设主题采访走进章丘区与莱芜区,实探章丘区“明山绣水”片区、莱芜区“齐鲁情 映山红”片区,聚焦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亮点成就,讲好济南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建设的精彩故事。

锦鲤跃动,稻荷飘香

“明山绣水”绘就生态乡村新图景

“明山绣水”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城区北邻,总面积21平方公里,覆盖明水街道、绣惠街道10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万余人。片区地处绣江河中游,坐拥赭山、桃花山等生态屏障,域内明水香稻核心产区、锦鲤养殖基地与绣江河湿地公园交相辉映,形成“山水田城”共生的独特格局。

记者走进绣惠街道桃花山新村的锦鲤养殖基地,只见五彩斑斓的锦鲤在澄澈水中舒展鳍尾,时而集群嬉戏,时而摆尾巡游,灵动的身影在光影中交织成趣。据介绍,桃花山新村深化“三变”改革,创新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锦鲤养殖、藕虾套养如同跳动的“产业脉搏”,与农产品直供产业共同织就乡村振兴的“致富网”。如今,村庄已成为盒马鲜生的重要“菜篮子”供应商,30余种章丘特色农产品通过这条稳定供应链新鲜直达餐桌,每月超百万元的销售额,让“水中活宝”与田间好物成为带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沿着绣江河两岸前行,明水街道西营村的千亩香稻基地映入眼帘。西营村作为明水香稻原产地,有两千多年种植史。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香稻研发中心,流转土地600余亩,打造明水香稻标准化种植基地,进行良种培育、土壤改良,去年香稻亩产量突破1000斤。同时,发展稻田鸭、稻田蛙等立体循环农业,村集体年增收55万元。

据悉,依托“一山两河三园”生态基底,西营村吸引社会投资1500万元建设“稻荷飘香景观区”,并联合杭州千拓文旅公司专业运营,打造稻田观光、特色美食、农耕体验等“农业+”模式,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文旅业态。

吕家村则另辟蹊径,将婚庆经济与乡村资源深度融合。走进喜相逢婚庆产业基地,记者看到中式花轿、红绸绣球装点着大厅,婚礼喜庆氛围扑面而来。据介绍,吕家村目前共有265家经营主体,涵盖高效农业、高端制造、文旅服务等多行业领域。依托76家工业企业基础,吕家村村党委整合喜庆产业资源,组建锣鼓队、婚宴酒店联盟,承接全区90%的婚庆业务,带动300余人就业。

此外,记者了解到,吕家村借势明水古城溢出效应,引进吕家欢乐堡、稻香渔歌露营地等6个城乡融合项目,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构建起“古城夜游+乡村日游”、“古城消费+乡村体验”的全域旅游链条。

红韵绵延,活力涌动

“齐鲁情・映山红”激活乡村产业新动能

“齐鲁情 映山红”片区位于莱芜区南部,涉及高庄街道、牛泉镇10个行政村,面积24.92平方公里,人口9606人。片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自然资源底蕴,积极探索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子,打造集初心溯源实践、红色教育培训、研学体验和乡村旅游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域景区化乡村、红色旅游新名片。

走进高庄街道塔子村的709文化产业园,时光仿佛倒流,红色气息扑面而来。在小礼堂,一场名为《代号709》的沉浸式演出正在上演,剧目《半斤粮票》利用走廊两侧悬挂的真实粮票作为线索,将观众拉回那个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这里曾是代号“709”的山东人民印刷厂,三线建设时期的保密印刷基地。如今,旧厂房被赋予了新生命,记者穿行其中,看到机修车间变身游客服务中心,游客可换上“军便服”,手持仿制“厂区工作证”开启穿越之旅;生产车间化身小三线纪念馆,图片和实物一同奏响“青春之歌”;高大的胶装车间被改造为沉浸式剧场和709小礼堂。

据塔子村党总支书记亓新东介绍,村庄与嬴城产发集团整合资金8200万元,对709厂旧址修旧如旧、场景复原,打造高端红色教育基地;同步流转709厂周边土地700亩,与山乡集团共同策划建设塔子农场,打造油葵花海、创意农场等20余种文旅业态。预计可实现村集体增收7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至3.6万元。

黑峪村的“花田之约”项目则氤氲着浪漫的气息,走入半亩花田溯源基地的品牌生活馆,记者看到香氛、身体乳等花卉衍生品琳琅满目,品类十分齐全。据悉,黑峪村回引半亩花田创始人返乡创业,沿着“品牌+农户+基地+旅游”的生态产业化路子,建设玫瑰“种质资源库”、空谷花园、帐篷民宿等,形成集住宿、餐饮、娱乐、研学于一体的多场景乡村生态综合体基地,小山村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业态联创推动着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黑峪村整合资金1600万元,利用村内4处闲置宅基地、12条街区,建设“花点时间”、“山野集市”等特色项目,打造“峪见花巷”,与半亩花田共同开发了露天电影、电商直播等20余种业态。

随后,采访团来到牛泉镇庞家庄村“山楂之恋”田园综合体项目。走进山楂之恋博物馆,记者了解到一颗山楂的“种植史”以及它的发展之路。据介绍,庞家庄村联合万邦公司及周边5个村党支部成立“星火”党总支,带领35个合作社成立山楂行业协会,成为重要的加工集散地,冻干山楂占全国高端市场的1/3以上。

记者了解到,村子吸引了100余名青年创客,新建山里红农场、山楂之恋青创街,拓展研学旅游、山村市集、山楂盆景、柿意酒坊、花椒油坊、乡村啤酒节等20余种新业态,以“村集体+龙头企业+创客+农户”发展模式,开发数字乡村系统,利润实现即时到账,带动营业户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

相关文章
绘就乡村蝶变新图景!济南市“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走进章丘区、莱芜区
2025-07-25 09:59:00
2025“希望田野”山东省第二届美丽乡村拔河争霸赛青岛赛区开幕式暨西海岸新区预赛启动
2025-07-24 16:15:00
青岛中央商务区片区一地块控规调整 规划幼儿园、公园、停车场……
2025-07-20 12:35:00
长春一银行迅速报警!钱保住了
2025-07-16 16:10:00
广州最新明确:见义勇为,最高奖励100万元
2025-07-15 1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