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2:3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朱峰
北交所官网信息显示,5月22日,深圳市沛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沛城科技”)IPO获受理。
招股书显示,沛城科技是定位于锂电新能源行业的局部电路增值服务商,在锂电池泛应用化趋势背景下,围绕新能源行业的电池、电源、电驱和电动车关键零部件需求,专业从事第三方电池电源控制系统(BMS、PCS等)自主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以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为核心的元器件应用方案。
根据GGII(高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第三方储能BMS企业出货量排名,沛城科技2024年BMS出货量排名第四。
账上趴着2亿多元
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
本次冲击上市,沛城科技拟募集资金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电池与电源控制系统产能提升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其中,62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不过,沛城科技并不缺钱,报告期(2022年至2024年)各期末货币资金均大幅增长,分别为6027.23万元、1.32亿元、2.3亿元,且基本上为银行存款。
另外,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3.82%、35.50%、36.78%,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流动比率分别为1.55倍、2.85倍、2.69倍,速动比率分别为1.08倍、1.90倍、2.23倍,整体保持增长趋势。公司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沛城科技还有过两次股利分配,2022年10月25日和2023年4月25日,公司股东会分别审议通过利润分配议案,将可供分配利润中的6550万元(含税)和1200万元(含税)按照股东的认缴出资比例分配给全体股东。
因此,沛城科技此番募资补流似乎并无必要。
沛城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严笑寒,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严笑寒直接持有公司54.50%的股份,并通过沛创合伙、沛盈合伙、沛驰合伙间接控制公司22.51%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77.01%的股份。
营收逐年下降
比亚迪不再为第一大客户
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沛城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8.50亿元、7.64亿元、7.33亿元,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系受下游行业需求变动所致;净利润分别为9242.40万元、1.13亿元、9344.49万元,2024年净利润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4.82%、30.06%和28.57%,2024年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受终端户用储能市场需求放缓影响。
受下游行业需求回暖影响,2025年1-3月,公司业绩大增,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94.40%;净利润为3725.28万元,同比增长186.57%。
沛城科技主要客户以全球知名新能源品牌商及储能电池或储能系统制造商为主。报告期内,公司客户前五大占比为30.04%、25.84%及25.83%,客户集中度较低。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比亚迪均为沛城科技前五大客户,不过销售金额和销售占比连年下降,销售占比分别为10.62%、5.62%、5.19%。
其中,2022年比亚迪为公司第一大客户,2023年为公司第二大客户,到2024年已沦为公司第四大客户,第一大客户则变为欣旺达。
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
BMS产品售价整体下降
报告期内,沛城科技自产部分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分别为37.59%、92.83%、108.55%。从这一点来说,公司募资扩产迫在眉睫。
公司的主营业务由电池电源控制系统业务及元器件应用方案业务构成,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4.66%和45.34%。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沛城科技主要产品售价波动较大。
其中,公司电池电源控制系统业务主要产品类型为户用储能BMS、通信备电BMS。报告期内,公司BMS产品单位售价整体呈下降趋势。
公司元器件应用方案业务主要产品类型为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2023年,公司集成电路及分立器件产品单位售价均下降;2024年,公司集成电路产品单位售价较上年增长幅度较大。
招股书显示,沛城科技拥有稳定、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技术研发人员数量为17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33.78%。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256.59万元、3519.27万元、4168.07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91%;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5%、4.61%、5.69%,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