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赋能民企 数智开启新篇”系列报道丨AI重塑传统产业 民企谱写“智变”新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13:08:00    

编者按: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激发创新活力、推进权益保护、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议题。在数字化浪潮中,民营企业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创新求变,合力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日起,南宁日报推出“AI赋能民企 数智开启新篇”系列报道,聚焦南宁民营企业从传统制造迈向“智造”,从依赖经验到依靠数据,凭借创新精神在这片面向东盟的开放热土上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智绘未来,南宁可期。

刨花板生产线上,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AI视觉检测系统进行仔细检查……在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林集团)南宁工厂内,刨花板生产线悄然焕新,新出炉的人造板经过智能“质检员”精准审视,能瞬间识别32类瑕疵,准确率超99%。昔日依赖人工目检的“粗重活”,如今化作精准高效的“精细工”,成为南宁市民营企业借力人工智能实现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

如今,南宁民营企业正以AI为楫,破浪前行。从车间到田间,从数据云到农机芯,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传统产业,让南宁民企迸发出惊人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工厂内景。(企业供图)

AI视觉质检

传统制造焕发智能新姿

在丰林集团南宁工厂,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木香味。全自动生产线上,木材刨花被热压成型,再经过冷却、锯边、砂光等工序,一张张光洁的人造板便源源不断产出。

“过去这些工序高度依赖人工,现在同样的工序,机器就能轻松完成。”丰林集团首席信息官尹碧波指着正在运行的AI质检系统说。

人工效率低、数据准确性难保障等曾是传统制造业的共同痛点。过去,丰林集团采用人工抄录生产数据再录入系统的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出错。如今,丰林集团构建了生产数据“一朵云”,建设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主数据平台。所有生产工序均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控制。

“所有产线上的数据都会实时上传,包括生产的用料、用量,以及班次排班的整个运行过程数据。”尹碧波解释道。数字化改造不仅降低了成本,更从根本上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在质检环节,AI系统通过对32种常见缺陷类别的强化训练,能快速精准甄别缺陷,并将信号传递至分类分级系统与自动打包模块,实现优等板、合格板、不合格板的精确分拣。

AI赋能农机

深耕丘陵破解山地难题

玉米地里,一台新能源人工智能农机机器人正沿着预定路线深耕作业。遇到石块自动避让,依据土壤软硬实时调整耕深……在良庆镇渌尧村渌仙坡,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让农户们感觉很新奇。

“这台‘钢铁耕牛’依靠高精度定位,自动规划出最佳作业路线,并根据土壤的实际状况动态调整耕深。”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人员向农户讲解道。

“相对手工至少要快一倍。”渌仙坡村民韦达都表示,“只需要走一遍我们就可以直接耕作了。像我们这种新手很容易适应,学习10分钟就能自己操作。”

多丘陵地形一直是广西农业机械化的痛点。大型传统农机难以在崎岖小块田地作业。这款微型智慧农机搭载的AI算法,解决了丘陵山区的难题,能自动调节作业深度和角度,遇到石块、铁器还能自动避让,减少机器损坏。

“燃油农机一天油料成本约300元,我们的机子1亩地成本只要1元。”广西深度探索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郑宇杰算了一笔经济账,“按一天耕20亩地算,能节省约280元,经济效益明显。”

“钢铁耕牛”让丘陵山地耕作难题迎刃而解,还可实现一机多用,既解决了山区地形复杂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

拓展新思路

东盟市场成下一片蓝海

随着技术落地与产品迭代,南宁民企已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东盟市场。

丰林集团的AI赋能高品质产品已凭借JIS认证与F4星环保标准深耕日本市场,以环保阻燃板、防潮板精准对接有高端建筑需求的国家,还通过AI支持的高性价比产品组合拓展印尼等价格敏感市场。

“我们利用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的契机,积极参与各类展会,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丰林集团客户部经理、外贸部部长秦以芳表示。

作为宁波大学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合作企业,广西深度探索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AI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其主打产品新能源人工智能农机机器人已在广西果园基地、农科院等地投入使用。

新一代新能源人工智能农机机器人产品将搭载AI图像识别、北斗定位系统,目前正在调试中,预计今年10月投入市场。

“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地形地貌的特殊性,让我们的产品在东南亚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广西深度探索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阮杰表示,“我们已与当地一些社会机构、政府机构建立了良好关系,方便产品落地。”

抢抓新机遇

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

目前,南宁市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552家,占全区比重超过50%。在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南宁市民营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奋力前行。

广西深度探索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董事长董浩旭分享了公司发展蓝图:“我们合作共创的项目未来发展方向是以人工智能产品落地为导向,以解决老百姓生活工作便利性为目的。目前正在研发的有新能源人工智能农机机器人、AI智能眼镜、双臂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公司将开发更多应用场景和应用模块。”

该公司计划构建形成“技术孵化—产业智造—市场应用”的全链条体系,打造“立足广西、辐射东盟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

未来,南宁市将继续抢抓人工智能新赛道新机遇,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加快构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良好创新生态。

从传统制造到智慧农业,从数据上“云”到AI质检,从人工耕作到农机自主作业,南宁民企正以创新为笔、以AI为墨,在八桂大地绘制出一幅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崭新画卷。

图片

1.9月1日起实施!个人养老金新增3种领取情形

2.早发现早治疗早管理 做好蚊媒传染病预防

3.南宁:项目建设向“新”起势 优势产业聚“链”成群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宾艺苑 林宇翔 李鸿铭

编辑丨黄运明

校对丨韦一璞 二审丨陈叶萍 三审丨陈满运 刘晓婧 南宁日报新媒体出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相关文章
“AI赋能民企 数智开启新篇”系列报道丨AI重塑传统产业 民企谱写“智变”新篇
2025-08-20 13:08:00
会“呼吸”的联名校服来了,凉感透气还包邮,孩子穿得舒服又安全!
2025-08-19 00:11:00
项目建设中!打造西北地区数字传媒发展新引擎
2025-08-14 12:14:00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加速赋能,共绘未来交通新图景
2025-07-28 03:33:00
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19千米
2025-07-25 10: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