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6:35:00
5月15日下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召开中西医结合临床社会工作探访系统沟通交流会,听取患者代表的建议。(通讯员供图)
临床医务社工师在病房与患者交流(通讯员供图)
临床医务社工师本身具备中医适宜技术(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涛 通讯员 谢永香)从入院信息登记和人文关怀到术前术后的探访和帮扶,再到居家康复的跟踪和随访,这些工作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有了专职的“临床医务社工师”来负责,患者的就医的全流程今后将有专业人员的陪伴,临床医务社工师可以针对不同患者开出“社会处方笺”。
5月15日下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召开中西医结合临床社会工作探访系统沟通交流会并正式启动了“1部5站21岗34区”医务社工试点项目,会上发布的“临床医务社工师社会处方笺”成为亮点,该成果将传统医学智慧与现代社工理念深度融合,突出中西医诊疗特色,通过整合病房探访记录、临床服务数据及社会处方模块,创新推出患者电子三维评估系统,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精准度。
临床医务社工师由各科室的骨干护士担任,选拔条件严格,既要求护士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也要具备协调沟通能力,在对患者的服务方面,从单一的经济援助拓展为涵盖心理疏导、生活照护、社会支持及康复需求的四大模块,形成了全面的“全人健康”服务体系。
60岁的涂婆婆,因为肺癌入院,在办理登记的时候,肿瘤血液科的临床医务社工师刘媛发现老人右侧肢体偏瘫行动不便、情绪也很低落,而且老伴因病去世多年没有家人陪伴就医,刘媛通过“纸质+电子版”双轨系统录入王婆婆的信息,然后开出“社会处方笺”并融合中医适宜技术改善患者肢体偏瘫的症状,根据处方,除了安排临床医务社工师对老人加强住院期间的关怀外,并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还积极联系老人的亲属前来探望,帮助老人建立康复的信心,根据涂婆婆的宗教信仰、身体指标、饮食喜好等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据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社工部主任谢永香介绍,此次新发布的“社会处方笺”在多个维度实现了重大突破,相较于传统社工模式以纸质为载体、西医视角主导、服务范围局限于经济援助的社会处方笺,具有显著优势。“我们实现了处方的数字化全流程管理,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与可及性,打破了西医单维视角的局限,创造性地将中医适宜技术与社会工作方法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综合、更个性化的服务,建立了‘评估-处方设计-干预与转介-反馈与跟进-调整与优化’的动态管理闭环,将碎片化援助升级为贯穿诊疗全程的系统支持。”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副书记肖燕强调:“未来,医院将以多部门联动机制为核心,联合高校、基金会等各方力量,构建区域社会处方协作网络,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性和中医特色的临床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的推进不仅是医疗服务方法论的革新,更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的升级,让医疗服务的温度触手可及。”
“时代回响,今朝新声”,这张小小的社会处方笺,正书写着中国医疗人文关怀的崭新篇章,为推动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